香港創業媽媽 創始人兼 女娘社 聯席創始人 王茵媚女仕 與我們一起探索解決方案,通過支持在職媽媽,使公司更具創新性和盈利能力。她分享她的經歷並回答我們關於如何創造一個工作環境讓媽媽在職場和育兒方面中都能發光

HKM Founder Lena Wong shared her own career challenge with the dilemma of choosing full commitment to career or completed dedication to family 王茵媚分享了自己的職業挑戰
您為什麼選擇通過非牟利機構和顧問公司來推動母親身份和創業?
我在金融領域接受過專業培訓並在資產管理和家庭辦公室工作多年。在 2018 年我在臉書創立了「香港創業媽媽」專頁,我非常熱衷分享知識和資源給想創業的媽媽們,並最終將其註冊為一個非牟利機構。現在正值第四年,我們提供通過創業來增強邊緣化或基層媽媽們的能力的計劃。由於香港缺乏日間托兒設施,許多女性在成為媽媽後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被困在家裡。「香港創業媽媽」使她們了解更多關於創業的知識,讓她們找到自己的熱情和才能,持續學習,並成為孩子的榜樣。由於 「香港創業媽媽」 現在更專注於慈善工作,我聯合創辦了一家名為 「女娘社」 的公司,幫助各機構建立更好的工作場所並留住或招聘女性人才。我們希望讓女性重返職場,並幫助各種機構發掘這些未被開發的人才資源。我想一旦你開始了創業之旅,就很難停下來。
如果香港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而這些女性也能在職場上做出自己的貢獻,對整體社會難道不是更好嗎?
就女性勞動力而言,香港的特點是什麼?
雖然香港的大學教育是達到性別平等,但我們看到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LFPR)卻大幅下降,尤其是已婚和有年幼子女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LFPR)。在2018 年,未婚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為 91.3%,而已婚女性為 64.9%。 在已婚婦女中,無子女的勞動力參與率為79.4%,而有0-14歲子女的為56.6%,有15歲及以上子女的為66.% (1)。
王茵媚認為:「父母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成為孩子的榜樣。」 圖片來源:王茵媚
讓更多女性,尤其是媽媽加入職場,對香港社會有什麼好處?
數字不言自明——如果香港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而這些女性也能在職場上做出自己的貢獻,尤其是在她們的黃金年齡,對整體社會難道不是更好嗎? 讓我們一起看看社會如果讓更多女性重返職場的潛在好處。以日本和韓國2017數據為例,假設女性就業率與男性就業率的比率相約,日本和韓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的潛在增長為 10.2% 和 14.2% (2)。
對女性和媽媽更具包容性可以為企業帶來甚麼好處?
鼓勵多樣化和包容性的企業有更大的機會吸引和僱用高質人才。 多樣化已被證明可以提高創造力,而且各大企業永遠在尋找下一個業界焦點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研究還表明,與沒有女性的領導人相比,當女性領導比例更高時,股本回報率差異為 46%,稅前利潤差異為 54%。 另一個例子,具有高於平均水平的「總體多樣化」的機構的創新收入比平均高出 19% (3)。
在職媽媽會對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嗎?
不,我不這麼認為。 事實上,我相信在職媽媽可以在很多方面對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 最大的好處是媽媽們經濟獨立,有助增強她們的自信心,反過來又可以為孩子帶來正向積極的能量。 在職媽媽的孩子們往往會變得更加獨立。 由於在職媽媽需要教導孩子如何自己做家務,所以他們從小就培養出強烈的責任感。 當然,這也可以使父母雙方在家庭中分擔的責任更加平衡,這也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性別平等教育。
但是,如果媽媽們投放大量的時間在工作上並忽視了她們的孩子,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同樣地在香港,父母雙方均在職的孩子們可能由祖父母或外籍家庭傭工照顧,因此他們可能無法獲得同樣的訓練獨立的機會。
歸根究底,保持平衡很重要,不一定是在職媽媽比在家媽媽更好或不好。 對媽媽來說,擁有自己的熱情和才華是很重要的,這樣她們才能有自信地培養出更聰明、更快樂的孩子。
打破偏見是王茵媚的執念之一。 圖片來源:王茵媚
企業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支持在職媽媽?
企業可以執行各種需要「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支持的措施。重要的是,企業要願意投入足夠的資源來支持在職媽媽,並讓所有員工充分了解多樣化、公平和包容性的重要性。
對於在職父母來說,靈活性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為現今,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期間,父母照顧孩子的需求越來越高。靈活性可以有多種形式,企業應該探索更多的方法來協助在職場媽媽的面對困難。雖然彈性工時和在家工作已經成為新冠疫情的常態,但企業應該考慮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工作共享、減低工時和壓縮工作週以吸引未開發的人力資源。這些福利在香港並不常見,可以更領先地提供這些福利的企業將會成為受歡迎的僱主並可以吸引大量人才。
如果我們需要整條村莊來撫養一個孩子,我們當然需要比整間企業更廣的資源來建立一個包容的工作場所,以實現更好的性別平等。
除了靈活性之外,企業亦可實施「重返職場」計劃,為基於各種原因離開職場的個人提供再就業機會。重返職場的專才可以為工作場所帶來各種好處,例如創造力、多樣化和動力,是大大的超過了為支持重返職場為企業作出貢獻所需的培訓、培育和指導所投放的資源。
然留住和招聘女性人才很重要,但讓員工做好準備也同樣重要。為在職父母和女性領導人建立強大的支持網絡是在工作場所建立更多包容性的另一種方式。擁有男性同盟的強大支持也是有利的,因為男性需要對在職媽媽面對的挑戰,而非對其加以批評。
如果我們需要整條村莊來撫養一個孩子,我們當然需要比整個企業更廣泛的資源來建立一個包容的工作場所,以實現更好的性別平等。
王茵媚每天都在展示育兒和工作都可以同時蓬勃發展。 圖片來源:王茵媚
作為職場媽媽,您對男性盟友有什麼建議?
我很幸運得到了男性夥伴的大力支持。 我父親作為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也一直負責清掃家裡的地板。 我的丈夫不僅僅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夥伴,更一直是我們女兒的慈愛父親。 然而,我們需要更多願意站出來倡導的男性,因為更多男性夥伴的聲音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性別問題並不是專屬於某一個性別的問題。
關於性別平等,您向您的孩子灌輸了什麼信息?
我相信「言行一致」 – 雖然我在性別平等方面做了很多宣傳和工作,但我經常思考在我的日常生活可以如何作出改變。 因為我的女兒,我創辦了香港創業媽媽,因為我想為她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讓她們在未來實現性別平等。 每年我都會對我的日常習慣做出一點小小的改變,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目標。 去年,我完全改為零廢物生理期,只使用可持續的女性衛生用品。 今年我從我的食物消費中剔除陸地動物,成為一名魚素者。 這些是我們每個人作為父母可以考慮做的一些小事,並成為我們自己孩子的榜樣。
數據來源:
-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研究簡報:《香港在職母親面對的機遇和挑戰》,2019 年 7 月
- 高盛集團公司 : Womenomics 5.0: 20 Years On,2019 年
- 麥肯錫公司 : Women Matter: Time to Accelerate: Ten Years of Insights into Gender Diversity”, 2017年
關於 王茵媚女仕
王茵媚 是香港創業媽媽的創始人和女娘社的聯席創始人
- 香港創業媽媽 是香港首個支持母親創業的非牟利機構。
- 女娘社 致力於建立更好的工作場所,使在職其中的每個員工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都可以得到認可。